朱庆馀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:此诗以“入时无”三字为灵魂
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
妆罢低声问夫婿,画眉深浅入时无。
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。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。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,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。此诗以新妇自比,以新郎比张籍,以公婆比主考官,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。全诗选材新颖,视角独特,以“入时无”三字为灵魂,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,寓意自明,令人惊叹。
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、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,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从《楚辞》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。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。
古代风俗,头一天晚上结婚,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。此诗描写的重点,乃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。首句写成婚。洞房,这里指新房。停,安置。停红烛,即让红烛点着,通夜不灭。次句写拜见。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,所以她一早就起了床,在红烛光照中妆扮,等待天亮,好去堂前行礼。这时,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,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?也就是,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?因此,后半便接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。在用心梳好妆,画好眉之后,还是觉得没有把握,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。由于是新娘子,当然带点羞涩,而且,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,让旁人听到,于是这低声一问,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。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,刻画入微。
仅仅作为“闺意”,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、优美动人的了,然而作者的本意,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,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。应进士科举,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,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。如果考取了,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,反之,就可能蹭蹬一辈子。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,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,她的地位就稳定了,处境就顺当了,否则,日子就很不好过。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,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,很有典型性。即使如今看来,读者也不能不对他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到惊叹。
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。在《酬朱庆馀》中,他写道:
“越女新妆出镜心,自知明艳更沉吟。
齐纨未足时人贵,一曲菱歌敌万金。”
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,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。在这首诗中,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,相貌既美,歌喉又好,因此,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,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。
首句写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。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。这时,她刚刚打扮好,出现在镜湖的湖心,边采菱边唱着歌。次句写她的心情。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,光彩照人。但因为爱好的心情过分了,却又沉吟起来。(沉吟,本是沉思吟味之意,引申为暗自忖度、思谋。)朱庆馀是越州(今浙江省绍兴市)人,越州多出美女,镜湖则是其地的名胜。所以张籍将他比为越女,而且出现于镜心。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,“新妆”与“画眉”相对,“更沉吟”与“入时无”相对。
全诗以“入时无”三字为灵魂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,能否讨得公婆欢心,最好先问问新郎,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,令人惊叹。后半进一步肯定她的才艺出众,说: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,身上穿的是齐地(今山东省)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,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,反之,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,才真抵得上一万金哩。这是进一步打消朱庆馀“入时无”的顾虑,所以特别以“时人”与之相对。朱的赠诗写得好,张也答得妙,文人相重,酬答俱妙,可谓珠联璧合,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。
最新更新
- 1 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诗词赏析
- 2 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3 《迷仙引·才过笄年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4 《卖花声·题岳阳楼》作者是谁?该如何赏析呢?
- 5 《鹧鸪天·小令尊前见玉箫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6 朱庆馀《宫词》:诗从写景开篇,以景衬情,以热衬冷
- 7 朱庆馀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:此诗以“入时无”三字为灵魂
- 8 朱庆馀《宫词》: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,另辟蹊径
- 9 朱庆馀《近试上张水部》:文人相重,酬答俱妙,可谓千古佳话
- 10 李白《送张秀才从军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1 岑参《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2 李白《赠易秀才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3 王维《送严秀才还蜀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4 岑参《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5 高骈的一首七言绝句:《对雪》原诗及赏析
- 16 宋词鉴赏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,该词的作者表达什么情感?
- 17 《赤枣子·风淅淅》的作者是谁?又该如何鉴赏呢?
- 18 《塞上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9 《柳枝词》原文是什么?应该如何理解?
- 20 《春居杂兴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热门排行
- 1 木兰诗“唧唧复唧唧”是什么意思?是织布声吗
- 2 温庭筠的《苏武庙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?
- 3 欧阳修《阮郎归·南园春半踏青时》:写仲春景色,令人目不暇接
- 4 李白的《金乡送韦八之西京》原文是什么?怎么翻译?
- 5 晏殊的一首词读来肝肠寸断,还诞生了两个成语
- 6 《小桃红·画堂春暖绣帏重》的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理解呢?
- 7 乐进是一位常胜将军,他在五子良将中实力如何?
- 8 南宋词人蔡伸词作:赏析《苏武慢·雁落平沙》
- 9 《满庭芳·茶》的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理解呢?
- 10 南北朝的《木兰诗/木兰辞》文言常识和赏析
- 11 《临江仙·寒柳》作者是谁?该如何理解呢?
- 12 南北朝的《木兰诗/木兰辞》原文、译文及注释
- 13 《湘妃怨·金卮满劝莫推辞》的作者是谁?又该如何鉴赏呢?
- 14 《寿阳曲·烟寺晚钟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?该如何赏析呢?
- 15 《湖口望庐山瀑布水》的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理解呢?
- 16 曹雪芹《五美吟·明妃》:此诗借古讽今,为现实感受而发
- 17 温彦博简介:唐朝宰相,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次子
- 18 《南浦·春水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鉴赏呢?
- 19 《池口风雨留三日》的作者是谁?又该如何鉴赏呢?
- 20 经典怀古的名句有哪些?“八阵图名成卧龙,六韬书功在飞熊”出自哪里?
热门推荐
- 1 王沂孙的《扫花游·秋声》作于什么时候?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?
- 2 唐朝最渣的诗人,写下一千古名句
- 3 《拨不断·叹寒儒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?该如何赏析呢?
- 4 曹雪芹《菊梦》: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
- 5 《点绛唇·梅》南宋词人朱翌,原文注释及赏析
- 6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创作的《庆宫春》好在哪里?
- 7 顾太清诗词名句赏析:老圃好栽培,菊花五月开
- 8 宋代词作之临江仙·夜归临皋赏析,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场景?
- 9 《弹歌》:是上古歌谣,是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
- 10 杜甫诗词名句赏析:坐开桑落酒,来把菊花枝
- 11 《小松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鉴赏呢?
- 12 温庭筠《苏武庙》:塑造了一位“白发丹心”的汉臣形象
- 13 《白梅》该如何理解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4 古代诗词著作欣赏:《诗经》颂·商颂
- 15 朱庆馀《宫词》:诗从写景开篇,以景衬情,以热衬冷
- 16 宋诗赏析之戏答元珍,该诗的作者在诗中有什么隐喻?
- 17 宋朝诗人杨万里《初秋行圃》原文、注释译文及赏析
- 18 唐朝诗人王维《山中》原文及赏析,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色?
- 19 《贞女峡》作者是谁?该如何理解呢?
- 20 王维《送严秀才还蜀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