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鹧鸪天·小令尊前见玉箫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鹧鸪天·小令尊前见玉箫
小令尊前见玉箫。银灯一曲太妖娆。歌中醉倒谁能恨,唱罢归来酒未消。
春悄悄,夜迢迢。碧云天共楚宫遥。梦魂惯得无拘检,又踏杨花过谢桥。
在酒席筵边,唱的是小令,我见到了玉箫。银灯把她映照,只一曲轻歌,便显出妩媚娇娆。在歌声中醉倒,谁能认为这是一种遗憾而产生懊恼呢?歌声停歇了,带着余音归来,酒意还不见消。
春天如此静悄,春夜如此漫长,迟迟不见破晓。仰望碧空的游云,难道它跟楚国宫殿一样地天远路遥。做个梦吧,只有梦境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框框条条,这是梦,还是真,反正我踏着满地杨花走过了谢家的小桥。
小令:短小的歌曲;玉箫:此代指一位歌女。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中《玉箫记》载:唐韦皋少游江夏,馆于姜氏。姜令小青衣玉箫伏侍,因渐有情。韦归省时,约五至七年娶玉箫。后衍期不至,玉箫遂绝食死。后转世,仍为韦侍妾。尊:同“樽”,古代的盛酒器具。
银灯:表明灯火辉煌。
夜迢迢:形容夜漫长。
碧云天:天上神仙所居之处。楚宫:楚王之宫殿,此暗用楚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。
梦魂: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,惯得:纵容,随意,拘检:检束,拘束。
谢桥:唐宰相李德裕的侍妾谢秋娘是当时著名的歌妓,李曾作《谢秋娘》悼念她。后世因以“谢娘”泛指歌妓,以“谢家”泛指歌儿舞女的居处,“谢桥”代指通往烟花巷陌的路。张泌《寄人》诗:“别梦依依到谢家,小廊回合曲阑斜。”
词写春夜怀人,深情款款,摇曳多姿。上阕写一见钟情的感动。“太妖娆”,足见倾心爱慕之甚。歇拍两句又是极限化的描写,强调极端的陶醉之情和拼死拼活的行为。下阕写别后的思念和渴望。春夜悄悄且迢迢,夜空高深莫测,美人是仙女,遥不可及,现实中不能相会,只好付诸一梦了,梦虽虚幻,但却是自由的,可以任情任性,无拘无束地爱。
起句写酒筵初遇。“尊前”点相遇之地。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载有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的恋情故事。韦皋少寓姜氏府,与玉箫有情。韦皋辞归,留一玉指环,相约七年来娶,及逾期不来,玉箫绝食而死,后韦皋忆旧,玉箫转世与韦聚合。玉箫韦郎两世姻缘的故事,成为古代盛传的风流佳话。这里以“玉箫”代指伊人,或许双方当时心许神会,有一段情缘。“银灯”,表明这是一次灯火辉煌的宵宴。“一曲太妖娆”,写出伊人色艺出众,也体现了词人对之由衷的倾倒和加意的颂美。“歌中”两句紧承“一曲”而来,写宵宴尽欢而散。“歌中醉倒”,见出陶醉之深,“唱罢归来”见出流连之久。拼上“醉倒”而无遗憾,夜深“归来”而醉意尚浓.充分表现出词人兴致的高昂。那么词人不仅陶醉于醇酒,陶醉于妙曲,更为丽人娇艳的仪容和温馨的柔情蜜意所醉倒,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如果说上阕是写歌筵艳遇之乐.那么下阕则是写归来相思之苦。前三句从两人时空的阻隔处着笔,春光是那么寂静,黑夜是那么漫长,虽然同戴一个碧澄澄的天字,然而伊人的闺阁却无比遥远。“楚宫”在此借指玉箫居处,也暗示其人飘然消逝。两人形迹阻隔,蓬山万里,无缘相遇。佳会难再。人问世的肉体形骸,难以超越时间、空间、社会、物质、礼俗等等条件的制约,而神魂梦思则可以自由地翱翔。人们现实中无法重温的感情满足,难以实现的精神追求。却可以在梦幻中求得某种补偿。“梦魂惯得无拘检,又踏杨花过谢桥”,就是以梦会故人来弥合现实的憾恨。梦魂是向来不受管束的,今夜又踏着杨花走过谢桥与伊人相会。“踏杨花”、“过谢桥”显示梦境的迷离缥缈,极有意趣。相思难逢,寤寐思服,形之梦境,非只一次,可见小晏的钟情,离思的沈挚。
全词两种场景,两种气氛,由宴集之酣畅到孤眠之清寂,以温馨的现比衬飘忽的梦幻,先实后虚,结拍出语新警,意趣幽缈,余味不尽。
这是晏几道一首著名的怀人词。词人在酒筵间结识一位歌喉婉转而容颜华的女郎,别后不能忘情而却无缘再相聚。于是发于歌来寄托自己深切的怀思。
最新更新
- 1 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诗词赏析
- 2 《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3 《迷仙引·才过笄年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4 《卖花声·题岳阳楼》作者是谁?该如何赏析呢?
- 5 《鹧鸪天·小令尊前见玉箫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6 朱庆馀《宫词》:诗从写景开篇,以景衬情,以热衬冷
- 7 朱庆馀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:此诗以“入时无”三字为灵魂
- 8 朱庆馀《宫词》: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,另辟蹊径
- 9 朱庆馀《近试上张水部》:文人相重,酬答俱妙,可谓千古佳话
- 10 李白《送张秀才从军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1 岑参《梁州对雨怀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时疾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2 李白《赠易秀才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3 王维《送严秀才还蜀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4 岑参《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
- 15 高骈的一首七言绝句:《对雪》原诗及赏析
- 16 宋词鉴赏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,该词的作者表达什么情感?
- 17 《赤枣子·风淅淅》的作者是谁?又该如何鉴赏呢?
- 18 《塞上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9 《柳枝词》原文是什么?应该如何理解?
- 20 《春居杂兴》该怎样鉴赏?创作背景是什么?
热门排行
- 1 木兰诗“唧唧复唧唧”是什么意思?是织布声吗
- 2 温庭筠的《苏武庙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?
- 3 欧阳修《阮郎归·南园春半踏青时》:写仲春景色,令人目不暇接
- 4 李白的《金乡送韦八之西京》原文是什么?怎么翻译?
- 5 晏殊的一首词读来肝肠寸断,还诞生了两个成语
- 6 《小桃红·画堂春暖绣帏重》的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理解呢?
- 7 乐进是一位常胜将军,他在五子良将中实力如何?
- 8 南宋词人蔡伸词作:赏析《苏武慢·雁落平沙》
- 9 《满庭芳·茶》的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理解呢?
- 10 南北朝的《木兰诗/木兰辞》文言常识和赏析
- 11 《临江仙·寒柳》作者是谁?该如何理解呢?
- 12 南北朝的《木兰诗/木兰辞》原文、译文及注释
- 13 《湘妃怨·金卮满劝莫推辞》的作者是谁?又该如何鉴赏呢?
- 14 《寿阳曲·烟寺晚钟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?该如何赏析呢?
- 15 《湖口望庐山瀑布水》的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理解呢?
- 16 曹雪芹《五美吟·明妃》:此诗借古讽今,为现实感受而发
- 17 温彦博简介:唐朝宰相,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次子
- 18 《南浦·春水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鉴赏呢?
- 19 《池口风雨留三日》的作者是谁?又该如何鉴赏呢?
- 20 经典怀古的名句有哪些?“八阵图名成卧龙,六韬书功在飞熊”出自哪里?
热门推荐
- 1 王沂孙的《扫花游·秋声》作于什么时候?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?
- 2 唐朝最渣的诗人,写下一千古名句
- 3 《拨不断·叹寒儒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?该如何赏析呢?
- 4 曹雪芹《菊梦》: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
- 5 《点绛唇·梅》南宋词人朱翌,原文注释及赏析
- 6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创作的《庆宫春》好在哪里?
- 7 顾太清诗词名句赏析:老圃好栽培,菊花五月开
- 8 宋代词作之临江仙·夜归临皋赏析,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场景?
- 9 《弹歌》:是上古歌谣,是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
- 10 杜甫诗词名句赏析:坐开桑落酒,来把菊花枝
- 11 《小松》原文是什么?该如何鉴赏呢?
- 12 温庭筠《苏武庙》:塑造了一位“白发丹心”的汉臣形象
- 13 《白梅》该如何理解?创作背景是什么?
- 14 古代诗词著作欣赏:《诗经》颂·商颂
- 15 朱庆馀《宫词》:诗从写景开篇,以景衬情,以热衬冷
- 16 宋诗赏析之戏答元珍,该诗的作者在诗中有什么隐喻?
- 17 宋朝诗人杨万里《初秋行圃》原文、注释译文及赏析
- 18 唐朝诗人王维《山中》原文及赏析,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色?
- 19 《贞女峡》作者是谁?该如何理解呢?
- 20 王维《送严秀才还蜀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