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书生赶考都怎么去的,他们一般都坐什么工具
今有国考,古有科举。我们从电视剧里经常看到书生进京赶考大都是背着书箱,风餐露宿步行好几个月才能到京城,如果是从偏远等地,比如云贵,那样岂不是要走上一年。
差不多就是这样,条件好的,可能“打的”:雇佣骡马车辆走一段,也有租船的。有的可能还带着书童等服务人员,也有结伴而行的,条件差的,只有跋山涉水了。
明清科举三年一轮:第一年乡试;第二年会试;第三年殿试。进京赶考那是在会试阶段才有的事情,也就是说举人才有的资格。
全国各地举人进京赶考,首先得看所在地到京城的距离。
隋唐时都城在长安,各地人到长安考试,但是有时候皇帝也会临时让人到洛阳考试,唐玄宗时期曾在长安洛阳八次面试科举应试者。考生主要走驿道,因为隋唐的驿站(高速公路服务区)功能很强大,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就是最好的证明。隋炀帝开通了隋朝大运河,以洛阳为中心,北至涿郡(今北京),南至余杭(杭州),至此南北方考生又多了一条便捷的进京路线:坐船。
北宋,由于五代十国的战乱,运河堵了,洛阳失去了航运中心的地位,于是就定都开封。河南考生顺其自然沾了光,南方人又得划船过江,同样被黄河拦截住的北方考生也不怎么好过,也得转过头,收拾好包袱乘坐木排先渡过黄河在说。
直到南宋,迁都临安,江浙人捡了个大便宜,而河南人就得跨淮过江,四川人只能顺长江飞流直下,沿路山高峡深,浪高礁,危机四伏,稍差片刻,一船的学子就会“拍在沙滩上”。
而金国,虽是少数民族政权,但科举重视程度远比辽元,金国一共迁了3次都:上京会宁府(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东南),中都燕京(今北京),南京(今河南开封)形成一条狭窄的地带,好在都是北方考生,距离还可以接受,再说了南方考生也不归金国管。
元朝的科举就显得格格不入了,自忽必烈废科举之后40年(1313年),才恢复科举制度。但是元朝疆土太大,各地考生离大都(今北京)太远,尤其是南宋旧地的考生,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也就算了,更让人凉凉的是元朝科举还带有严重的民族歧视。好在1293年,元代挖通了京杭大运河,为以后明清两代的考生多了一条进京捷径。
明清定都北京,有了京杭大运河加持,南方考生一般先是步行或者水道找到长江,然后坐船到南京通过运河坐船到北京。如果水道不方便的,那基本上就没什么人去考了,所以明清两代,参加科举的以江浙湖广一带最多,状元也基本产自这些地方。
到了清朝后期,正好赶上了工业近代化,有了洋务运动加持,铁路、轮船瞬间拉近了考生与京城的距离。比如江宁(今南京)到京师(今北京),需要坐船一个多月,陆路(骑马或坐马车)二十天。后来津浦铁路通车,只需要两天时间就可以了。
总之,古人进京赶考路途遥远,时间至少以月累记,像广西、云南等地确实偏僻点,路比较长,估计乡试放榜就要开始赶路了。所以进京赶考开支非常大,好在朝廷有交通补贴。
北宋太祖开始,凡进京赶考的士子,皆"往来给券,券,即驿券。就是说可以在官府开办的沿路驿馆里免费住宿。交通工具之类也很多元,车船马都可以,清末有件事叫做“公车上书”,公车的意思就是公家的车马,当然朝廷也搞公车改革,所以后期都是折算成路费直接发放的。
比如清代的“会试盘费银”就是清政府资助会试士子的旅费,顺治二年“举人公车由布政使司给予盘费,各按其省份至京之道里远近以为差。”其中规定:“安徽二十两,江西、湖北皆十七两,福建十五两,......直隶、四川皆四两,山东一两,广东二十两,惟琼州府增十两,每名三十两,于领咨日给发。”这里有一点搞不懂,四川离北京还远些,才4两银子。
青霄有路终须到,金榜无名誓不归。其实有些考生进京赶考就再也没有回来,不是因为名落孙山,而是交通意外。进京路途太过遥远,无论走路、骑马、坐车、乘船,有时也会发生事故。如道光二年(1822年),昆明举人尹尚廉上京城会试,走到距京城不远的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时,这哥们却突发奇想坐船走捷径,没想到到京城的小船说翻就翻,可怜这位饱读诗书的尹尚廉竟溺死他乡。
进京赶考、登科及第是改变古代文人命运几乎唯一的捷径,纵然有千辛万苦,也要轰轰轰烈、荡气回肠。对比过去,现在有汽车、高铁、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,公务员考试也不用追云逐月、跋山涉水好几月。
我想古人会羡慕现在的我们,但是倘若他们看到现在成千上万的国考、省考大军卡在独木桥,也没什么好羡慕的了。
最新更新
- 1 什么是先马走?在古代急行军的速度到底有多快?
- 2 古代如果成为一名皇子,怎么做才能继承皇位
- 3 刘备后宫:谁是昭烈皇帝刘备的贤内助?
- 4 秦桧,和珅,刘瑾三人中谁最贪?和珅的财产900亿
- 5 古代正妻为什么要给丈夫纳妾,古人是嫌生活太安逸吗
- 6 武定府衙的新春庙会,李之芳家旁曾有个的“仁义胡同”
- 7 顺治与董鄂妃是怎么相识的?顺治为何最爱董鄂妃
- 8 靖康之耻北宋国君被贬为庶民后产生了什么影响
- 9 三国演义坑了谁,三大名人形象严重被毁
- 10 古代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,你以为他们只是一个文文弱弱的人吗
- 11 古代书生是否只会纸上谈兵,看看下面这几位就知道了
- 12 古代官员被抄家之后,女性的下场到底有多惨呢
- 13 在古代被抄家之后,家里的女性家眷的下场是什么样的
- 14 古代农民除了种地之外,他们还做什么副业赚钱呢
- 15 汉武帝为什么会下令杀死钩弋夫人,主要的原因是什么
- 16 他是雍正最小的孩子,乾隆将他过继给果亲王
- 17 乾隆娶了保镖的女儿,诚嫔最后落水而亡
- 18 他是乾隆的儿子,后来被送给大臣,一生与皇位无缘
- 19 都说乾隆嗜风流成性,历史上真的和电视剧的那样吗
- 20 揭秘:雍正为什么舍弃长子立乾隆?
热门排行
- 1 除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外,离皇位最近的女性是谁?
- 2 骆宾王七岁写出成名作,长大后的他怎么样了?
- 3 内蒙古发现一古城遗址,城体突出19米宽马面
- 4 梁武帝为什么被称为“和尚皇帝”?
- 5 白羊王朝:土克曼族游牧部落在波斯建立的封建王朝
- 6 凤雏与卧龙齐名,为什么诸葛亮得到了更多的重视?
- 7 古代的一百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?一百两银子能随身携带吗?
- 8 嘉靖帝将父亲升祔太庙,真的只是为了尽孝吗?
- 9 拓跋珪为什么会死在自己的儿子手中?拓跋绍为何大义灭亲?
- 10 郭子仪是如何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的?他又是如何保全家人的?
- 11 秦琼是隋末唐初赫赫有名的将领,为何李渊没有赐他“免死金牌”?
- 12 汉献帝有下旨杀过曹操吗?他的诛杀曹操的衣带诏是真是假
- 13 汉末三国的入仕的途径是什么样的?都有哪些世家大族
- 14 在危难之际,弦高是如何用诡计拯救郑国的?
- 15 历史上除了胡惟庸案,还有哪些重大的冤案呢?
- 16 隋唐时期,关陇集团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影响?
- 17 晚唐时期宦官把持是怎么继承皇位的?真相是什么
- 18 《水浒传》中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简介
- 19 三国时期东吴为什么死咬着合肥不放?真相是什么
- 20 秦国历史上的夏太后是个怎样的存在?
热门推荐
- 1 清朝灭亡后还有一百多万的清兵,他们最后去了哪里
- 2 梁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两兄弟的离合悲欢
- 3 袁天罡究竟有多牛?成功预言唐朝江山,武则天也心服口服。
- 4 为什么东晋没能收复北方?解谜东晋失败的深层理由
- 5 秦穆公是如何用美人计兼并那么多国家的?他采取了哪些行动?
- 6 明朝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,古人为什么如此开心
- 7 终其一生都在笼络人心的李世民,为何对单雄信如此冷酷无情?
- 8 古代沙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,为何帝王们都远远避开那里
- 9 柴荣本是郭威的养子,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?
- 10 雍正上位后连八阿哥和九阿哥都清算了,十阿哥为何能躲过一劫
- 11 王恢建议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对付匈奴
- 12 可以与郭嘉相媲美的谋士刘晔,他为曹魏做了什么?
-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,宗教为何如此繁荣
- 14 解密: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底是怎么个选拔制度?
- 15 浊泽之战爆发于何时?韩魏两国为何会选择撤兵?
- 16 浅水原之战简介:唐太宗指挥下的开唐第一仗
- 17 唐朝的科举为什么那么难?与当时的选拔制度有什么关系?
- 18 关羽是什么时候受封汉寿亭侯的?是谁封的?
- 19 作秀还是苦肉计?刘备南撤为何带着十万民众
- 20 明朝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,为什么有人会说专制,百姓愚昧呢